? ? ?本文來自山西太師附小趙瑞老師的分享
?? 在山西省太谷師范附屬小學,八爪魚教育STEAM課程已經順利實現常態化開課。本學期,太師附小開設《智能苗圃》,在之前分享的“構想篇”中,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們對智能苗圃的想象和應用,今天通過“居民篇”,再來看看孩子們是如何探究智能苗圃的:
哈嘍,大家好,繼《智能苗圃》構想篇之后,本期又要開始怎樣的研究活動呢?下面隨著我們的鏡頭,一起深入STEAM課堂,看看我們本周的活動要點吧。
? ? ? ?1.前情回顧
上一周,我們項目組的每位同學接到了改造莊園的任務,將城市荒蕪的莊園改造成智能苗圃,各組隊公司按根據工作任務需求進行了公司內部人員的分工,并填寫了工作計劃表格。在項目的展示會上,以公司進行了交流與發布。
那些面對鏡頭,自然從容地表達的蓋公司骨干,相信看過第一期介紹的朋友均有所印象吧。
2.本期要點介紹
如果說構想篇重想象與應用,那么從本期項目開始,每一個為項目都需要扎扎實實地研究了呢。
本期項目主題為智能苗圃的居民及位置能苗圃選擇合適的植物,那么自然而然的,植物的分類、我們周圍的植物、了解一些常見的相對好培育的植物并進行優化選擇,這是本期的要點。
本期課程整體設計為三學時內容。
第一學時內容為觀察了解校園植物、學習植物分類的方法,并嘗試根據分類方法對校園植物進行分類。本學時更重視重計算機的應用與交流表達。學生在初步的了解植物的分類方法后,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整理還有哪些分類方法,每類中有哪些典型的植物介紹。在介紹的同時思考你覺得哪些植物更適合智能苗圃中培育呢?為什么為之后的調查活動走訪調查太谷周邊苗圃做前期的準備。
第二學時重點為調查體驗活動,通過走訪調查等方式了解苗圃中,常見的植物有哪些,這些植物有哪些特點?養育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并形成一期海報。海報制作方法與要求,老師會具體教給孩子。在形成海報的基礎上,再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居民進行深入的調查與記錄分析,還需要了解它的哪些特點,并想辦法通過多種交流方式在公司員工交流會上讓其他員工認可。
第三學時任務是每組每人推選“智能苗圃居民”進行投票,每組選一種植物、備選兩種植物嘗試在組內進行自然環境下的培育記錄,為之后的研究打好科學基礎。
3課堂反饋情況
因本學期開課時間等多種原因,目前,已完成了智能苗圃的構想。現已開始了為智能苗圃選居民的第一學時,在本期要點中有所介紹,故這里只放部分孩子們的課程圖片或短片進行展示。
和小八一起學習植物的分類與植物的生長。
小組了解校園里的植物并進行資料的查閱。
查閱資料了解初了小八爺爺介紹的分類方法還有哪些?
思考,校園里的植物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加快進度,一會兒要展示呢!
展示環節,這一次我們有要求哦,上一期交流過的同學這次要讓給組內其他同學,并做必要的幫助。
通過兩期的展示相信大家已經明白:STEAM課程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是從多學科的綜合學習出發,讓學生從實際問題著手,動手探索,綜合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并整合應用,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宗旨,回歸教育初衷,做到“學以致用”的課程!
學生通過多學科整合的學習方式,以感興趣的學科帶動他們原本不擅長的領域,認識到STEAM課程是放飛夢想,展望未來的地方。
孩子們即將迎來暑期,利用暑期進行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完成海報,擇優選擇合適的植物就是我們的第三學時啦,大家加油哦!期待大家返校時拿著一份份沉甸甸的收獲回來,帶著自信回歸,這個項目因為你們的認真參與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