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創客空間、創客教育云平臺、STEAM課程以及課程產品相當于為學校打造了開展創客教育的“十八般兵器”。
建設創客空間、創客教育云平臺、STEAM課程以及課程產品相當于為學校打造了開展創客教育的“十八般兵器”。
課后服務又叫課后3點半,可以看到它的內容豐富多樣,我們常說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科普活動等幾乎都在這個時段。同樣,八爪魚STEAM課程也適用于這種模式。
智慧創客教育的建設對很多學校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需要有一個熟悉適應的過程,可以進行三步走計劃包括:建立試點、穩步推進、全面完善。
八爪魚教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推出“智慧創客教室”整體解決方案,助力中小學校創客教育及STEAM教育實施落地。
”深海探索”海芽機器人挑戰賽,是八爪魚教育創辦的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
李克東
八爪魚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名譽院長。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華南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教育技術學》學科帶頭人。
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突出貢獻專家;
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專家;
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
1993年,榮獲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廣東省一等獎。
1989年、1996年、1997年先后三次獲獲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二等獎,廣東省一等獎。
2005年,榮獲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會頒發的《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終生成就獎》
鐘柏昌
教育技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師范大學青年拔尖人才。
曾榮獲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2015),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2016)、第五屆全國優秀教育碩士導師(2016)、江蘇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2017)、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18)等榮譽。
曾獲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1)、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咨詢報告(排名第1)、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4)等獎勵。
兼任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展評創辦者之一;兼任《Computers & Education》《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中國教育報》《電化教育研究》《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多家權威刊物的評審專家,GCCCE、GCCIL、CTE、AEL等多個國際會議的PC Member。
當前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程序設計教育,創客教育,STEM教育。
張國龍
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兒童文學和中國當代散文研究。出版有論著《成長小說概論》《“青春文學”與青少年亞文化研究》《審美視閾中的成長書寫》,隨筆集《荒草與陽光》《背包為家》《麻雀為鄰》《一個落雪的午后》等,長篇小說《梧桐街上的梅子》《許愿樹巷的葉子》《拐彎的十字街》《銀杏路上的白果》《老林深處的鐵橋》《紅丘陵上的李花》《離開是為了回來》《水邊的夏天》《風中的少年》《頭長反毛的小丫》《無法抵達的渡口》等20余部。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春文學”與青少年亞文化研究》等,已發表論文百余篇。主編有散文集《真情》等數十部。曾獲中國圖書獎、冰心圖書獎、新聞出版總署百種優秀圖書獎、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獎等。
徐琳瑜
博士,現任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s Environment (PACE)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生態、環境經濟、環境規劃評價與管理。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第3獲獎人),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第4獲獎人);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17年,第4獲獎人)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項。主持或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課題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態專項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出版國家精品教材2部,專著5部,參與編寫英文專著2部。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ergy Policy、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境科學學報和生態學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科技論文15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軟件著作權6項。
林文昌
八爪魚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曾先后任職或工作于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教育部高教司遠程與繼續教育處、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教育部“國培計劃”項目辦公室、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等。
鄭云翔
中山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系統分析師(高級資格),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研究方向為個性化學習、e-learning、教育軟件工程等。
張新華
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
研究方向:多媒體設計與開發、網絡教學應用、企業E-learning培訓;
訪學經歷:2013.4-2014.4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育研究院(OSIE),從事基于網絡的科學探究(WISE)的研究與實踐;2015年8月至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從事網絡課程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
專著:《多媒體軟件設計與開發》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5
作品:《漢字設計方法》獲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高等教育組特等獎
主持項目:1.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基于WISE科學探究學習環境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立項號156232586)”2.廣東省高等教育改革課題,“多媒體軟件開發實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楊師杰
博士。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大學物理》、《數學物理方法》、《量子物理學》、《近代物理實驗》、《現代物理前沿專題》
研究方向:低維強關聯電子系統;超冷原子氣:玻色凝聚中的拓撲激發、莫特物理。
付建寧
博士,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評為國家重大科學裝置LAMOST望遠鏡杰出學者
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理學學士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天體物理學專業,理學碩士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天體物理學專業,理學博士
1990-1998: 南昌大學物理系,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8-2002: 法國圖盧茲天文臺天體物理實驗室,博士后,合作導師:Gérard Vauclair研究員
2002-2005: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助理科學家
2005-: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
研究方向:恒星物理學:恒星脈動與星震學研究
彭華茂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心理發展與教育》編委,中國心理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認知老化;認知訓練;情緒與動機;決策;決策偏差
王昌山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MPA公共管理碩士。現任職于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中心,負責基于監測的質量提升的實施工作。
2000年起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負責“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課程班的管理工作,涉及多個地區,學員規模兩千余人。參與“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育特征調查”等科技部、教育部及地方各類科研和服務項目數十項,參加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創新文化與科學普及”十九專題組的專題活動等。對測評組織、教育質量監測實施,以及區域評價體系建設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近年來主要參與基于監測與診斷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為地方教育質量提升探索新的模式與路徑。
秦曉虹
北京師范大學高級管理者發展中心(EDP)執行副主任,北京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國際研修-steam項目”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項目化學習、學校課程建設、校長領導力、教師效能提升、區域基礎教育質量變革等。曾參與國家攀登計劃(95-專-0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于腦科學、心理科學和信息技術整合的學生英語教育促進研究》重大項目,擔任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攀登英語項目組實施專家團隊總負責人,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全國20多個省市、1000余所學校開展“大學、政府與基金會”協同創新研究與實踐。
劉洪沛
北京郵電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學者,主要從事遠程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
趙暉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理學博士,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腦與數學學習研究中心的核心研究成員。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理事。目前主要研究內容為有效數學學習的腦網絡組織與構建和數學學習中的個體差異及其生物識別標記。
溫紅博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承擔和參與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教育部聯合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等二十多個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獲得北京師范大學“京師英才”獎勵。在國內外重要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了《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評價》《心理學應用研究方法》等多部論著和教材。2010年獲得了教育部第一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研究方向:從事心理與教育測量、語言測試、學習心理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黃宇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學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教育、科學教育(地理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和高等教育、東南亞教育等。曾訪學于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已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部國別與區域指定課題、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等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已在國內外發表中、英、日語論文60余篇,編寫各類教材、專著、譯著30余部,普及讀物200 余萬字。是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國際教育委員會成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后。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地理教育。
詹澤慧
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廣東省高等學校“青年珠江學者”,華南師范大學智慧教育裝備產學研基地負責人,多個國內外權威期刊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出版學術專著兩部,主編參編教材五部,在重要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香江學者獎、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六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華南師范大學教學質量優秀教師稱號、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教育軟件大賽一等獎等獎項。
張紅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導。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教育傳播,視覺傳播。
杜炫杰
高級實驗師,華南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資源部主任,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協會副秘書長,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應用系統設計、高校信息化課程開發及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工作,主持廣東省高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工作及廣東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升工作,先后于2010年和2014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及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8年,承擔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技能實訓中心及新師范智慧教學空間整體設計與建設工作,新教學空間建設受到師生及省內外同行好評。
柯清超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廣東省智慧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目前主要從事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研究。